在一項新研究中,科學家們開始思考一個非常瘋狂的問題:如果黑洞可以將死亡的恒星物質轉化為暗能量,這種驅動宇宙加速膨脹的神秘力量會怎樣?如果是這樣,那么它或許可以解釋我們宇宙模型中的許多“小故障”。
這一新理論提出,實際上可能是微小的“氣泡”。這涉及物質轉化為暗能量,因為黑洞是在大質量恒星耗盡燃料后坍縮時誕生的。
(DESI)表明,占宇宙物質和能量預算約 68% 的暗能量正在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化。這與我們目前最好的宇宙模型——宇宙學的標準模型,或 (LCDM) 模型相矛盾,該模型表明暗能量的強度應該是恒定的。
“從歷史上看,物理學就是這樣做的。你盡可能多地提出想法,并盡快否定它們,”DESI 研究員、波士頓大學研究員 Steve Ahlen 說。“你不會回避那些新穎而不同的想法,這顯然是我們如今在面對如此多謎團時所需要的。”
Ahlen 是 CCBH 早期開發的支持者,該理論最初由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科學家 Kevin Croker 和夏威夷大學教授 Duncan Farrah 在 5 年前提出。從那以后,許多研究人員一直在研究這種數學上穩健但非常非正統的觀點,即黑洞是暗能量的液滴。
宇宙學耦合黑洞如何與 DESI 聯系起來
該團隊的想法將宇宙的加速膨脹與 DESI 對追溯到 100 億年前的星系觀測聯系起來,這些觀測似乎表明,當今宇宙物質能量預算中的物質比過去要少。這是因為物質通過其引力影響減緩了宇宙膨脹,而暗能量加速了宇宙膨脹。
因此,在 CCBH 假設中,物質轉化為暗能量氣泡的形式的黑洞中物質的消耗,將解釋為什么宇宙膨脹的速度(稱為哈勃常數)隨時間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