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的毅力號火星車在其最新的紅色星球探索之旅中,捕捉到了一張引人注目的新圖像,展示了被稱為“巨型波紋”的大型風蝕沙丘。
這張照片于8月13日拍攝,展示了位于Kerrlaguna的這些山脊,正在調查如何繼續塑造地貌。根據最近的一份報告,這項工作是更廣泛努力的一部分,旨在更好地了解火星的現代環境。
“在火星上,過去寫在石頭上——但現在寫在沙子上,”聲明說。
巨型波紋是沙質山脊,高達約三英尺(一米)。它們遍布火星表面,大小介于較小的波紋和較大的沙丘之間。許多人認為,它們是來自過去,風力更大、風力更強勁的時代的遺跡,可能表明數百萬年來氣候的變化。有些甚至顯示出,表明長期暴露于變化的環境中。
在Kerrlaguna,巨型波紋被認為是“不活躍的”,這意味著它們近年來沒有明顯移動。先前的研究表明,與地球上在風和水的影響下不斷移動的波紋不同,由細沙組成,下面覆蓋著粗顆粒。這使它們更能抵抗風的吹動。
盡管如此,高分辨率衛星觀測表明,雖然緩慢,但以大約每九個地球年一米的速度蠕動。科學家們說,雖然與活躍的沙丘相比速度緩慢,但這種運動仍然證明火星表面并非曾經認為的地質死亡。一張gif圖顯示了火星沙丘上風的模式變化(圖片來源:NASA/JPL-Caltech/UArizona)
“該領域正在演變,因為終于獲得了足夠長時間的高分辨率圖像,從而可以檢測到巨型波紋的運動,”史密森尼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的行星地質學家Jim Zimbelman此前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