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體簡介
HD 209458 b是系外行星研究的里程碑,1999年通過視向速度法發現,2001年成為首個被凌星法確認的系外行星,并因其大氣逃逸現象得名“奧西里斯”(埃及神話中的冥神)。其軌道距恒星僅0.047天文單位,周期3.5天,潮汐鎖定下的晝側溫度超1,000°C,大氣層因恒星輻射劇烈膨脹,形成彗星狀逃逸尾跡。
科學突破始于2001年,哈勃望遠鏡首次探測到其大氣含鈉吸收線,開創了系外行星大氣光譜學。后續觀測發現氫、氧、碳及水蒸氣痕跡,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更揭示其大氣存在硅酸鹽云層與超音速風(時速7,000公里)。這些發現驗證了熱木星大氣模型的預測,并為研究行星演化提供了極端樣本。
該行星的質量約0.7倍木星,但半徑膨脹至1.4倍,暗示內部熱量來源不明(可能源于潮汐耗散或吸積殘留)。其大氣逃逸速率達每秒萬噸,若持續數十億年,或剝離全部氣體僅剩巖石核心,挑戰了巨行星穩定性理論。
HD 209458 b的凌星信號(恒星亮度下降1.5%)與透射光譜技術,成為系外行星表征的標準方法。其研究催生了“大氣逃逸窗口”概念,解釋了許多熱木星的異常半徑分布。作為詹姆斯·韋伯望遠鏡(JWST)優先目標,其高分辨率光譜將解析云層垂直結構與化學循環機制。
這顆熾熱的宇宙實驗室,以狂暴之姿改寫了人類對行星多樣性的認知。它既是系外行星科學的啟蒙者,也是恒星吞噬行星的預演者,在無聲燃燒中揭示著天體命運的殘酷與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