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體簡介
馬頭星云是宇宙中最具標志性的暗星云,1888年由威廉敏娜·弗萊明在照相底片上首次發現。其馬頭形狀由致密的冷分子云(主要含塵埃與氫氣)遮擋后方發射星云IC 434的紅色氫α輝光形成,如同一幅星際剪影。
科學價值:
恒星形成禁區:盡管鄰近獵戶座σ星電離區,其內部密度(103-10?原子/cm3)不足觸發坍縮,反而因外部輻射壓制恒星誕生;
光致蒸發:哈勃望遠鏡觀測到云柱頂端被恒星紫外線“蒸發”,速率約0.1太陽質量/百萬年;
磁場探測:塵埃顆粒偏振光顯示磁場線與馬頭頸部平行,可能維持結構穩定。
需6英寸以上望遠鏡+Hβ濾鏡觀測,其經典形態實為視角巧合——三維實況為延伸的湍流云脊。這片星云以“黑暗美學”詮釋宇宙陰影的藝術,既是星際介質演化的定格瞬間,也是公眾理解天文攝影的啟蒙圖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