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體簡介
開普勒-442b 是NASA開普勒太空望遠鏡于2015年確認的系外行星,圍繞一顆K型橙矮星運行,因其高地球相似指數(ESI=0.84)被譽為"第二地球"頂級候選者之一。
關鍵特性
理想軌道參數
公轉周期112.3天,位于恒星宜居帶中部
接收恒星輻射量為地球的97%(誤差±6%)
潮汐鎖定可能性低(預計存在日夜循環)
恒星優勢
母星Kepler-442(K5V型)比太陽穩定:
耀斑活動強度僅為太陽的1/3
年齡29億年(足夠生命演化時間)
行星結構推測
密度模型支持巖石金屬組成
可能保有次生大氣(CO?-N?為主)
磁場強度預計為地球的1.5倍
科學意義
開普勒-442b的突出價值:
宜居帶標準樣本:其軌道參數成為評估系外行星宜居性的基準
K型星研究窗口:證明中等質量恒星周圍同樣存在類地行星
JWST優先目標:2024年觀測計劃將嘗試檢測大氣成分
未解之謎
實際大氣層厚度與成分
地質活動水平(板塊構造可能性)
表面水體覆蓋率
這顆距離地球1,206光年的行星,盡管遠超當前探測技術的極限,卻為人類描繪了系外宜居世界的理想藍圖。隨著下一代望遠鏡的發展,開普勒-442b或將成為驗證宇宙中"地球2.0"存在可能性的關鍵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