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體簡介
北美星云因其輪廓酷似北美大陸而得名,是銀河系天鵝座旋臂上的恒星孵化場。這片電離氫區(H II區)由O型星HD 199579的紫外輻射激發發光,紅色氫α輝光與暗塵埃帶(如“墨西哥灣”暗區)形成鮮明對比,揭示恒星形成與星際介質的復雜互動。
科學價值:
恒星形成:赫歇爾空間望遠鏡發現其冷塵埃區內藏數百顆原恒星,年齡不足100萬年;
電離前沿:氣體與塵埃的交界處存在光致蒸發現象,速率約0.1太陽質量/年;
三維結構爭議:2020年蓋亞衛星數據修正其距離為2,200光年(原誤估1,600光年),重塑其與鄰近鵜鶘星云(IC 5070)的物理關聯模型。
肉眼在無光害處可見其霧狀斑塊,雙筒鏡可辨大陸輪廓。作為廣域天體的代表,北美星云以140光年的壯闊尺度,展現宇宙級“大陸漂移”——恒星誕生的能量風暴緩慢重塑著氣體疆域,而暗塵埃山脈中,新一代恒星正破繭而出。這片星云既是天文攝影的熱門目標,也是研究大質量恒星反饋效應的天然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