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體簡介
賽德娜是太陽系內最神秘的天體之一,2003年由邁克爾·布朗團隊發現,其名稱源自因紐特神話中的海洋女神。它的極端軌道挑戰了傳統太陽系邊界認知:近日點76天文單位,遠日點937天文單位,公轉周期約11,400年,是已知軌道最長的太陽系天體。這種高度橢圓的軌跡(離心率0.85)無法用海王星引力擾動解釋,暗示其可能受早期太陽系恒星飛越事件或未知第九大行星引力影響,成為“行星X”假說的關鍵證據之一。
賽德娜直徑約1,000千米,表面呈深紅色,光譜分析顯示富含甲烷、氮冰與有機化合物,反照率約0.32。其表面溫度低于-240°C,是太陽系最冷天體之一。由于距離太陽極遠,陽光強度僅為地球的0.0001%,表面揮發物幾乎完全凍結,可能保存了太陽系原始化學狀態。
科學意義上,賽德娜填補了柯伊伯帶與奧爾特云之間的空白。其軌道半長軸約486天文單位,遠超出傳統柯伊伯帶范圍(約50天文單位),但未達奧爾特云理論內緣(約2,000天文單位),可能代表一類新的“內奧爾特云天體”。其存在支持了太陽系早期受鄰近恒星引力擾動或星際分子云撞擊的假說,為重建太陽系形成史提供了線索。
盡管視星等20.8需大型望遠鏡觀測,賽德娜仍是太陽系動力學研究的焦點。其孤寂的軌道與獨特化學特征,如同宇宙“化石”,記錄著太陽誕生星團的古老記憶。這顆冰封的遠行者在深空中劃出漫長弧線,既是對人類觀測技術的挑戰,也是叩問太陽系未知邊疆的永恒路標。